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所长信箱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所况介绍│ 机构设置│ 研究队伍│ 科学研究│ 合作交流│ 研究生教育│ 党群园地│ 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科技平台│ 学术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贵族个个下马能文上马能武
2021-06-15 14:23| 编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访问次数

不论男女,皆以高大健硕为美。”

记得读过一个日本人写的帖子。在皇帝明察之下,他们老老实实,卖命效力,以图飞黄腾达;皇帝一旦放松警惕,他们就大肆贪污,尽一切可能盗窃皇帝的家产。他们选择了动物式的生存方式。

东方大国齐国民风剽悍,百姓都是急性子、倔脾气,和今天的韩国人差不多。那个时代美男子的标志是大个子、卷头发、浓胡须,最好还带点狐臭味儿。

如果你不信,我随手举几个例子。”班固在《汉书》中也说:“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

这话听起来刺耳,但从头到尾细读中国史,你会发现此话有点道理。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很不一样。

春秋战国时代,那些争雄竞长的大国,个个都强悍好战。《齐风·卢令》赞美猎人,就说他“美且鬈,美且偲”,即卷发多须。”班固描写这片土地的尚武遗风:”(吴越)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

再来看看后来的中国人。《诗经·秦风·无衣》中有注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贵族们常在道路上驾车相撞,国家立法也不能禁止。他说,我们尊敬古代的中国人,不尊敬后来的中国人。那时的中国人,不喜欢一步三摇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

清代儒臣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思想,无操守,除功名利禄外无所关心。春秋时的中国人,生机勃发,品格清澈。《淮南子·主术训》篇说:“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争死。

先说尚武精神。

明清与春秋时的中国人:两个不同的物种

春秋时代,贵族个个下马能文上马能武,侠客遍地,武士横行,一言不合就拔剑相斗。明清时的中国人和春秋时的中国人比例,简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同样,《陈风·泽陂》中说,“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于是令女主人公心生爱意,在单相思中苦闷不已。汉唐时的中国人,雍容大气,自信心很强。及至明清,一个个却是那么麻木,懦弱,缺乏创造力。”

所以《诗经》言庄姜之美,必先言“硕人其颀”;写鲁庄公之美,必说他“猗嗟昌兮”。什么操守,尊严,人格,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值一提的。 连今天说着吴侬软语的吴越地区,在先秦时代也是一片气质刚劲的土地

附 件
    Copyright 2005-2014 福建自然林场资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5315号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4652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