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所长信箱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所况介绍│ 机构设置│ 研究队伍│ 科学研究│ 合作交流│ 研究生教育│ 党群园地│ 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科技平台│ 学术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阳伞效应和全球变冷
2021-06-12 01:45| 编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访问次数

  实际上,人类活动在造成全球变暖的同时,也在造成全球变冷。只不过变冷程度远不如变暖程度罢了。

  事情最早是从火山爆发得到启示的。因为火山爆发时把巨量的火山烟尘排放到了地球高层大气中,这种最终分布到全球的火山烟尘能把大量的阳光热量反射回太空,从而使地球气温降低。例如1991年菲律宾皮奈图博火山大爆发,就曾使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强劲的全球变暖趋势得到暂时的遏制。火山烟尘这种使地球大气的降温作用好像是给地球撑了一把阳伞,因此得名“阳伞效应”。

  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荒漠化和沙尘暴,以及工业生产和战争爆炸排放的烟尘粒子(例如海湾战争的黑烟和最近报道的南亚褐云)同样具有强烈的阳伞效应。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评估报告,包括人类活动在内造成的地球大气中的烟尘粒子等所产生的阳伞效应,其降温值相当于全球大气温室效应升温值的20%。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烟尘粒子的阳伞效应,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幅度将更大。

  但是,世界上最严重的阳伞效应还应是大规模核战争造成的“核冬天”。因为核爆炸会把更巨量的沙土尘烟送进大气层,使地球大气变得“乌烟瘴气”。由于地面上得到的太阳热量剧减,使地球气温甚至降到零下,因而被称为“核冬天”(核冬天理论本身尚不成熟,处于研究阶段)。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6500万年前地球上恐龙的突然灭绝,就是一个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巨量烟尘造成“核冬天”的结果。

附 件
    Copyright 2005-2014 福建自然林场资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5315号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46521
    网站地图